“皖美品牌”炼成记 ——安徽省品牌建设发展观察

  •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2023-09-18 23:08:54
  • 分享:

全球每10台笔记本电脑,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安徽省正努力在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版图上标注自己的印记。

行走在这块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到的不止是创新开放的时代元素,青山苍翠欲滴、清流抱村穿户,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在这里实现完美的融合。

安徽品牌,提供了一个洞察安徽山水人文、古风新韵的视角。截至2022年底,安徽拥有地理标志商标216件、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57家、老字号企业529家。其中,红星宣纸等文房四宝品牌,耿福兴、同庆楼、聚红盛等餐饮品牌以及谢裕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茶叶品牌享誉世界。

拥有浓厚品牌底蕴的安徽,正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美品牌”建设,实现从安徽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源远流长 固本开新

安徽,襟江带淮,承东接西,精英荟萃,文脉悠长。清朝康熙年间,安庆和徽州两府合并,取二者首字“安”和“徽”,便是如今安徽省的前身。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安徽的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有“山水画廊”之称的新安江,远山近水和古民居交相辉映,如诗如画。以马头墙、青砖黛瓦为浓重印记的徽派建筑,吸引大批游客近悦远来。

今年以来,安徽省旅游持续火爆。上半年,黄山市共接待游客3610.4万人次、同比增长125.1%,旅游总收入达330.8亿元、同比增长109.7%。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增强旅游体验的文化底蕴。提炼桐城文化、徽文化等文化标识,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打造世界知名人文旅游品牌。

安徽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黄山学院教授胡家俊认为,结合安徽传统优秀文化、秀丽山川景色,可形成“美食+美景”叠加效应,以丰富的品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更多游客品尝“有故事的安徽味道”。

为推动安徽食品高质量发展,202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食安安徽”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在全省食品产业领域打造“食安安徽”公共品牌。《实施意见》还从建设品牌标准体系、夯实品牌创建基础、强化品牌认证评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品牌支撑能力等5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

既厚文崇教又精工重商,人文与经济在这里相融互促、相得益彰。“外科圣手”华佗、“铁面无私”包拯、“宋画第一人”李公麟、“京剧鼻祖”程长庚、著名美学家和教育家朱光潜……古往今来,安徽人在历史舞台上书写了光辉篇章。

在中国经济史上,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亦贾亦儒”的徽商凭借那股不服输、肯吃苦、敢闯敢拼的精神,创造了一段段商界佳话,缔造了一个个安徽品牌。

如今,新徽商勇立时代潮头,书写新的传奇。越来越多的安徽品牌正以新理念、新体验、新形象、新口碑展现在世人面前。

应时而动 蓄势为新

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2018年,安徽全域被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纲要,曾经的“苏浙好邻居”正变成给力的“长三角合伙人”。2022年,安徽省GDP(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增长3.5%;总量跻身全国前十,增速更是居长三角首位。

作为奋进中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近年来,安徽省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转化应用,奏响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强音。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电、新材料、人工智能是安徽省明确要大力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如今,七个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千亿元。其中,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动态存储芯片产业、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装备制造业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产业组成的“芯屏器合”,集成电路、白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等面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组成的“集终生智”,成为安徽产业新地标。

中国声谷,得体制创新之先,拥安徽开放之便。如今,谷内企业已超过千家,年产值超千亿元。除了声谷,安徽还有以科创聚集形成的环境谷、健康谷、显示谷……如今,一个志向更大的“谷”——“科大硅谷”正在加快建设中。

风起声谷,潮涌安徽。如今,新型显示产业形成“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集成电路填补国内芯片制造重大空白,钢铁、有色、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有人将安徽的产业风景生动地总结为,“铜墙铁壁”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芯屏器合”新兴产业“新枝发新芽”,“大智移云”数字产业“新苗扎深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安徽强化质量品牌带动,以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近1.2万亿元,进入中国制造业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安徽省相继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为制造强省建设进一步明路径、提目标、添动能。

以产促贸 扬帆出海

6月底,在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数千辆奇瑞汽车整齐停放,待发至全球各地。几公里外,奇瑞汽车新能源二期工厂总装车间一派繁忙。

从2001年奇瑞汽车第一次出口,到海外用户数突破250万,在20多年的国际化道路中,奇瑞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工厂文化“走进去”,再到品牌“走上去”的跃迁。

当前,全球对绿色低碳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的需求进一步释放。上半年,安徽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19.3亿元,同比增长51.7%,占全省出口比重的8.7%,成为外贸发展新增长点。

安徽外贸“新三样”为何成绩亮眼?高质量产业集群以及经营主体的支撑是关键。安徽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安徽省以产促贸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产业集群,带动汽车、光伏太阳能、笔记本电脑、家电、液晶显示板、集成电路等“安徽智造”产品走出去。

据统计,安徽省已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电等24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育奇瑞、江淮、蔚来、大众、比亚迪等一批整车制造业和国轩高科等超1200家全产业链配套企业。此外,安徽省还布局合肥、滁州、芜湖多个光伏太阳能出口基地,引育阳光电源、通威、晶澳、晶科、协鑫等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合肥集聚了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拥有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有“整”有“零”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逐渐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零部件企业除了协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自身产品也会出口国外。不久前,阳光电源与沙特签约光伏产品“大单”——体量为2.1GW的光伏电站项目。

不止是“新三样”。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安徽品牌被列入海外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从贴牌代工到品牌输出,安徽企业的出海方式不断升级。2022年,安徽省已有538家皖企扬帆出海,足迹踏遍14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已成为安徽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切入点。

迈入质量品牌发展新时代,安徽将继续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积极拥抱国际市场,让更多的“皖品”“皖货”行销全国、走向世界,释放中国品牌正能量。(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付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