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以匠心“酿”出酒都“金字招牌”
2023年9月14日至15日,淮海经济区主流媒体社长(总编)酒都行采风活动暨宿迁市第二梯队白酒企业发布会在江苏宿迁举行,国内主流媒体“聚焦”宿迁,对酒都宿迁进行了一次深度探索。
富有酒都特色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酒都公园、酒都广场、酒街……当踏上宿迁这片土地时,随处可见与酒有关的元素。
用匠心酿造好酒,更用匠心打造“中国酒都”这一城市品牌。多年来,宿迁对“中国酒都”这块招牌的呵护从未懈怠,特别是近年来,该市围绕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定位,聚焦酒产业发展和酒都建设,制定出台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以酿酒为主导的绿色食品产业到2025年产值突破千亿元,让“中国酒都”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我们抢抓‘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机遇,全力做好体制机制、省市联动、企业培育、融合发展等文章,加快推动酿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宿迁市副市长仲小兵说。
据统计,2022年,宿迁白酒规上企业累计营收超360亿元、利润近150亿元,分别占全省白酒行业的62%、78%,已形成“东部白酒看江苏”“江苏白酒看宿迁”的良好口碑。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宿迁在酒都建设上的科学决策和高位推动。目前,宿迁构建了省市联动高位统筹推进酒都建设新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以酒都建设意见为总领,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为主体的“1+4”规划体系,为白酒产业发展和酒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引领。宿迁还积极协调江苏省制造强省办把宿迁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全省1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体系,将酿造(酒)产业链作为全省30条优势产业链培育对象;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支持“中国(宿迁)白酒之都”建设,打造江苏酿造产业园。江苏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单个产业专项意见《促进江苏酿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宿迁白酒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走进宿迁龙头酒企洋河酒厂,先进的灌装生产线、全自动无人仓储配送生产线、“梦之蓝”基酒储存库……壮观的生产场景让人惊叹。在“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洋河股份以773.1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轻工领域第三、白酒行业第二。
洋河酒厂让人震撼,在距离其不远的乾隆江南酒业亦是让人惊艳。近年来,该企业以“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乾隆江南御酒庄园,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
既有“一轮明月”,也有“满天繁星”。据统计,目前宿迁共有白酒企业166户,原酒产能24万吨,储酒能力130万吨,窖池总数7万余口。宿迁酒业形成了以洋河、双沟为引领,乾隆江南、观云等中小酒企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梯队成长局面。
今年以来,宿迁聚焦千亿级酿酒产业培育,加快推进产业链大脑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全力做大做强酿造产业基础。聚焦酿酒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组织实施了链主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洋河、双沟作为双轮驱动,做大做强梦之蓝等主打产品和主推品牌,进一步抢占高端消费市场。此外,聚焦新星酒企力量储备,宿迁加大对中小酒企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中小酒企差别化竞争、抱团发展,走“专精特新”的差别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依托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宿迁还积极推动酒城、酒旅融合不断走深走实。2019年以来,该市累计实施酒都建设项目24个,完成投资80亿元,先后建成酒都广场等一大批蕴含酒味的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将酒文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易感知的城市形象和旅游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起,宿迁连续4年举办“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彰显酒都品牌效应、精塑中国酒都形象。
一段酒香浸润一座城,这趟酒都的“精神微醺”之旅,让人感受到了宿迁酿酒产业迸发出的澎湃动力,感受到酒都浓厚的文化氛围。(邱麦 新华网记者陈璐璐 赵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