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品牌日商标品牌发展会议在京召开
5月11日,“2025品牌日商标品牌发展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强化商标品牌运用,培育知名商标品牌”,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会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高校、媒体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在致辞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工作,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部门和地方,持续加强商标品牌保护和运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法治保障持续加强,源头治理持续强化;保护水平不断提升,运用效益加速释放;服务环境持续优化,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商标海外布局步伐加快,品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对于社会各界共同拓展新时代商标品牌工作,他提出了包括切实增强商标品牌建设的紧迫感、加快制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切实发挥商标品牌引领作用、加强商标品牌理论实务研究、用心用情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在内的五点意见。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全面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商标品牌建设在法律、政策、管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着重对商标品牌概念进行了阐释,强调“商标品牌是法律意义上的商标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品牌的有机统一”。他表示,下一步将从深刻认识商标品牌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构建更有利于商标品牌发展的法治环境、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商标品牌基础理论和交易价值理论研究、准确把握商标品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知名商标品牌等七方面持续做好商标品牌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陈家顺介绍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牵头规划、设计的知识产权白名单系统。该系统基于商标权利人数据、行业协会数据、监管部门数据、互联网平台数据,为商标权利人用户、市场监管部门用户、行业协会用户、互联网平台用户提供数据汇聚、信息查询、诉求传递、举报维权方面的服务,以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目的。具体而言,该系统将在“完善企业信息,提升企业形象”“汇总各类用户信息,提供统一查询服务”“打通企业与互联网平台,提供直接交流沟通渠道”“畅通与监管部门维权渠道,实现举报维权一站式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从“高标准经贸规则:知识产权强保护规则”“发展服务贸易减少关税风险”“赋能服务商标出海,提升服务贸易利益回报”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赋能企业服务商标出海的品牌战略。她强调,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步伐,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具备参与国际竞争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破局之道在于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去应对。
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树斌从“慎思”“笃行”“破题”三个维度,分享了商标品牌引领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战略构想。他表示,通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不断打通“资源变现”的任督二脉,赋能驱动汕尾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钥,更是汕尾在湾区版图中实现特色崛起的战略抉择。新征程上,汕尾将建立“政府牵总、部门联合、县域协同”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打造“规划引领-标准护航-品质保障”全链条建设体系,以“宏观布局+精准施策”双轮驱动,持续强化商标品牌影响力,全面激活海陆丰革命老区发展新动能。
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晓军介绍了常熟运用商标品牌赋能产业跃升,创新实践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创新举措。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常熟把商标品牌作为破局的“金钥匙”;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浪潮中,常熟把商标品牌作为卖全球的“通行证”;在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常熟把商标品牌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面向“十五五”新征程,常熟将立足商标工作基础与产业发展实际,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品牌价值提升、保护效能强化、产城融合发展三大方向,全方位深化商标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改革,奋力谱写“产业高地”向“品牌高地”跃升的新篇章。(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李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