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品牌世界潮
当前,中国正稳步从“品牌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领跑,不断推动中国品牌竞争力、美誉度、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中国品牌建设成效突出,从国货潮牌、智能手机到高端装备、高速铁路再到中国基建等,中国制造、中国科技、中国建造、中华文化、中国医药等一系列代表中国特色的品牌名片,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新势能,传递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
中国制造成为全球闪亮的品牌标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近些年,中国制造完美实现了“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向“Made by China(中国创造)”的转变,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新质成产力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加码助力。中国跨境电商为“中国制造”搭建了外销通道,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1.83万亿元,增长19.6%。众多国货潮牌乘着跨境电商的东风,以中国印记和东方美学作为品牌特色带着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智能化”“高端化”成为中国制造的主要标签之一。以中铁装备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徐工集团的超大型700吨液压挖掘机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科技利器”,正在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的魅力。
中国科技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竞争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华为、大疆、比亚迪、小米、科大讯飞等一批代表中国创新精神和科技水平的中国科技品牌正向世界展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智能汽车是我国汽车出口的王牌产品。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迅速成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凡的创造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出口国,快充、折叠屏、影像和AI手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华为、荣耀、小米、OPPO等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正加速布局欧洲市场。“人工智能+”时代,多语种技术为中国科技品牌走出去增势赋能。多语种智能语音技术是手机、家电、汽车等产品智能化的必备功能,科大讯飞车载智能化产品累计前装超过5700万台,为超10亿台智能手机语音技术服务,智能语言技术支持83种语言,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建造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品牌。中国建造不断壮大、持续创新、连续跨越,中国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桥梁、电站、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遍布世界各地,“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房建”“中国基建”等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中铁已为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海外建成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精品工程,铸就了“中国建造”靓丽的国家品牌。中交集团业务覆盖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大批“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清洁站”“幸福城”等中国名片。上海电气已在海外35国构建了145个办事机构或分支机构,累计承接超百个海外项目,聚焦高端、绿色、智能发展方向,赋能全球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流行新风尚。如今,我国许多优秀的文化品牌走在时代前沿,成为“新国货、新国潮”标杆,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国货潮牌崛起彰显文化自信。名创优品将中华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已在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超5400家门店,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彰显影响力。潮玩品牌泡泡玛特近年海外业务增长迅速,2023年全年收入达10.66亿,在全球市场上推广“国潮”艺术理念,助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品努力凸显中国文化特色,伴随着出海的步伐影响全球时尚。例如,“新中式”从服装延伸到美妆、家居、文化娱乐、科技产品等多个领域,推动中国风的产品不断走俏全球。豫园灯会在在巴黎风情园与上海同步点亮,《巴黎人报》《回声报》等法国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传播声量高达近15亿次。
中国医药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随着我国药企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国产创新药和中医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深化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已成为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国产创新药海外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国创新药的海外授权交易量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创新药交易总金额达380亿美元,同比增长33.3%;2024年1-4月,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许可项目累计25笔,交易金额超百亿美元。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品牌同仁堂已在境外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0余家各类终端机构,同仁堂的中医药产品、诊疗、大健康服务为5000余万海外民众带去了新的中式健康解决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郗胡平)